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精选13篇)

作者: 时间:

推荐文章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精选13篇)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1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8

  七月 发表

  今天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连着上了两堂语文课,把整篇课文的教学拿出来和大家切磋了一下。循着教学进度,上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其实极为简单的教学过程。

  因下午关于评估细则的讨论过于疲倦,没了心思写整个的实录,暂将大体的教学过程录如下:

  一、激趣导入

  用ppt出示一医生拿着听诊器的图,请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猜猜那是什么;再出示第二幅图----听诊器,请学生谈谈自己在哪里见过听诊器,医生是怎么用。

  (这里学生自由谈话,兴致很高,因听诊器之普及,学生都有感性认识,再结合图,可说的很多。)

  板书:听诊器,请学生看老师写每一个字,注意边看边记。

  过渡: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听诊器,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呢?又是谁发明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3分钟自由练读课文,对照书后的生字表,读准生字的音,努力做到读正确、通顺,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句,不随意停顿。

  2、学生对照要求自由练读。

  (限时读书,较之于没有时间要求放手让学生读,有其自身的优执。时间的紧迫,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这短短几分钟内集中注意力,使阅读的效率达到优化。)

  3、指名分节课课文。

  4、对照提出的读书要求,评议。

  (学生能不能有效地听,在于有没有具体的听的目标。正因为前面读书时提出明确的要求,所以学生在听的时候便有了听的标准,此时能够对照标准来评议某某同学读得怎么样,听得出别人读书存在的问题,于他们,也是一种收获,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学习的成功。)

  三、再读课文

  1、对照刚才评议时同学提出的存在的问题,再读课文,2分钟。要求全部做到读得正确通顺,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解,能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快慢来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就更好了。

  (别人读书存在的问题也极有可能就是自己的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再有意识地练读,能较迅速地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语感较佳、语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则可以向着第二个目标------绘声绘色努力。分层次的要求,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提升。)

  2、指名分节读课文。

  提出听的要求:一听,听有没有做到正确、通顺;二听,听哪里有高低快慢的变化,你欣赏怎样读?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 此时提出“二听”的要求,在于引导学生边听边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文章词句中蕴含的深意和感情,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各人读书的情况,大家自由评议。

  在学生读不出、品不出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范读,较夸张地强调某些字词,引导学生品读、体会。

  重点引导这几句的读和悟:

  (1)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地去,心里十分难过。

  (“十分难过”,学生能品味到雷奈克医生的善良和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

  (2)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如果......就......”是个新的关联词语,学生未能读出来,教师范读,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个词来说几句话。)

  (3)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体现了雷奈克强烈的责任感,非常尽职。)

  (4)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表现了什么?这里面蕴含着的极度兴奋和喜悦。)

  (5)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两个“!”,兴奋,激动,喜悦,学生体会到了之后,就能读好这个“啊”了。)

  (6)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

  (“又发现”说明了什么?这是老师有意识地提出来的。只是,课堂讨论的时候,学生并不能理解,有的说因为笔记簿做的听诊器不便于揩带,要改进;有的说笔记本不牢,不便于出诊,等等。于是,暂时放一边,说好等能够复述课文之后,再来探讨为什么要“又发现”。)

  (在引导理解上述句子时,随机地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读文。有时一个词,有时一句话,有时一段话。)

  {这里就下课了,第一课时暂结束。}

  四、复述课文。

  1、用8分钟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求能够完整地复述课文;如果能够绘声绘色地复述,就更好了。

  (学生练习复述的时候,因为有时间限定,而且有两个分层要求,都练得非常投入。在还有1分钟的时候,请学生暂停,默想一下整篇课文的内容,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这样避免复述的时候学生像背课文一样,想不起原句的时候只能愣在那儿的状况,使学生能够有差异体现。)

  2、指名复述。

  (一生较为熟练,但更多地像背书,少了复述的自如和投入;第二个学生复述得比较好,尽量用了课文中的句子,适当地加进了自己的理解,复述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3、组织评议。

  4、反馈。

  (因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让很多的人来复述。为了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也为了给复述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特用三个问题组织反馈。)

  (1)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

  (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的?

  (三个问题之中,较有难度的是第三个问题。能较有条理地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就解决了。因此特意请了一个学习水平较差的同学,。边解答边引导,特别强调“紧贴”一词不能少, 以此一步一步带动一批后面的学生理解课文;再请一个学习水平较好的同学,简洁完整地讲一下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的经过。)

  5、提升。

  (1)为什么雷奈克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课文要通过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感悟道理。

  学生能从他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勤于试验来感悟。)

  (2)再来看这个“又发现”,这时,你能读出什么?

  (此时,再结合上一节课的问题“又发现”进行引导,学生体会到了他永不满足,不怕失败的精神,经过反复尝试,终于取得成功。)

  五、学习字词

  1、雷奈克就是这样一个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的人,正因为这样,他取得了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他因此也被后人牢记于心。我们也要像他这样,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2、先来看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哪些。

  (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对有些词适当组词。)

  3、就这些词语,用2分钟时间准备,然后默写。

  4、指名一男生一女生到小黑板默写,其他同学自己默写。

  5、校对,修改。

  (生字词的教学,可以随机地穿插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本篇课文的生字词相对简单,对学生的初读课文并没有多大困难,所以可以放在最后进行教学;如果生字词相对较难,则可以在一开始就组织教学,然后再开始读文,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id=1810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2

  雷奈克是一名医生,是一名对工作极负责任的医生,当他“看到许多病人痛苦的死去,心里十分难过。”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整日思索着。”

  雷奈克是一名医生,是一名爱观察、肯动脑筋的医生,当他看到孩子们在玩跷跷板,他亲自实践,并得到“声音果然是沿着木板传了过来”,进而发明了听诊器。

  这些,正是孩子们阅读这篇文章所需要的精神积淀,积淀这些高贵的品格,将让影响孩子们一生并一生受益。为此,教学中,结合语言训练,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自读兴趣

  首先板书课题,再让孩子们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结合孩子们的回答板书:雷奈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然后激趣:小朋友们,这篇课文的大意我们已经了解,我们可以不学了。如果学,还要学习什么?结合孩子们的讨论交流,筛选一个主要问题:从雷奈克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什么?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可以出示彩图,让孩子说说看到的雷奈克是什么样子的,他的长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究竟有什么好学的呢?强化孩子潜心文本,用心思索的兴趣。

  二、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圈划认为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并做上批注:为什么这样值得自己学习?

  三、汇报交流,朗读感悟。

  1节

  1、生汇报交流为什么值得自己学习。

  2、感情朗读加深感悟:

  a、你难过吗?为谁而难过?雷奈克为谁?为的是自己吗?

  b、读读1节,读出雷奈克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那颗心。(其余孩子专心倾听:如果你就是雷奈克的病人,你会不会被这样的读打动。)

  2节

  1、生汇报交流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2、感情朗读加深感悟:

  读读2节,告诉老师雷奈克受到启发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结合读引导感悟:

  a、“缓步”是怎样走?谁来表演一下。雷奈克为什么要“缓步”走?读读这句告诉老师当时情景。

  b、想象: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传了过来,此时会怎样说?再读读“雷奈克试了试……马上跑回医院。”

  c、两个感叹号读出了什么?再读读体会雷奈克高兴的心情。

  4节

  1、生汇报交流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如孩子有困难,可以适当点拨:雷奈克是不是就满足于用纸卷听病人内脏的声音呢?

  2、读读4节加深体会。

  四、创设生活情境,迁移练说。

  首先老师激发兴趣,让孩子们说话有交际目的:有一天,老师去了医院,医院有位白胡子医生老爷爷问我:“嗨,这听诊器真管用。不知道当初是谁发明的?你能给他讲讲吗?现在老师就是那位白胡子老爷爷,注意讲的过程中,老爷爷可能有问题要问!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3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进行自学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交流“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导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小结

  四、学习生字

  1、读生字,分析字形。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8

  赵庆娟 发表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故事,讲的是一位叫做雷耐克的医生,从生活中的一个偶然发现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的实验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过程。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教学中,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围绕着课题质疑: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 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来学习课文,学生学得颇有兴致。

  在学习课文重点段落第二小节时,有的学生忍不住将头贴到了桌面上,以做试验,看到这一情景,我临时对教学内容做了调整,让一个同学在一头用铅笔轻轻地敲,而另一个同学则在另一端听,学生听得很投入……学生通过自己的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id=3766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弄清听诊器发明的过程。

  2、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二、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听诊器发明的过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认为雷奈克之所以能发明第一个听诊器,取决于哪些条件?

  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

  从“整日思索”体会他对人类健康的关注和对医学事业的强烈责任感。

  指导朗读他的有关想法。

  游戏触动灵感。从“缓步”说明他连走路都在考虑问题。

  指导朗读“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体会他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从“又发现、改成、做成”等词语体会他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4、相机指导朗读。

  三、开拓视野,阅读故事。

  指名介绍学生搜集来的有关科学家的发明的故事。

  四、作业:完成练习册。

  板书: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雷奈克) 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6

  教学实录:

  师:出示课文后的词语。

  生“开火车”读。

  指名读。

  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生:两端是喇叭状的空心木管

  师: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师:“整日思索”什么意思?(板书)

  生:整天想

  师:整日思索什么呢?

  生: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师:什么变化?

  生1:人体内脏的变化

  生2:人体内脏的异常变化

  师: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

  生: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师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师:“异常”是什么意思?

  生:不同平常的

  师:可是,内脏的异常活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这可如何是好?雷奈克又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保受折磨呢?他一定绞尽了脑汁。他还会想些什么呢?

  生1:我真没用,竟然连病人的病都治不好。

  生2:要是我能早一点发现,也许就能治好他的病了

  生3:要怎么样才能救这些病人呢?

  ……

  用“如果……就……”替雷奈克想想办法

  生1: 如果我能治好病人的病就好了。

  生2:如果我能早一点发现人体内脏的异常变化,就能治好病人的病了。

  生3:如果有什么方法能发现人体内脏的异常变化,就好了。

  师:你从中知道了雷奈克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是一个善良的人。

  生2:他是一个关心病人的人。

  生3: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生4:他是一个一心想着病人的人。

  ……

  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心中的感受。

  师:那么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交流。

  生1:雷奈克发明听诊器是从两个小男孩玩跷跷板中得到的启示。(师板书:得到启示)

  师:两个小男孩是怎么玩跷跷板的?

  指名朗读描写两个小男孩玩跷跷板的句子。

  师:再默读一遍,注意两个小男孩各自是怎么做的。

  同桌两人合作,利用课桌,模仿俩个小男孩的做法,一个敲,一个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

  谈感受。

  生:听到了,有声音的

  师出示句子:“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师:朗读这句话,体会雷奈克当时的心情。

  生:很开心

  师:“果然”说明什么?

  生:说明雷奈课克猜想会有声音穿过来,一试果真能穿过来

  联系生活实际,用“果然”造句。

  师:雷奈克马上跑回医院去干什么了?结果?

  生: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近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师出示: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雷奈克的内心世界,读读这段话,你体会体会。

  生朗读这句话。

  师:此时雷奈克心情怎样?

  生:我想雷奈克一定是非常激动的,我从句子中两个感叹号看出来的。

  师:为什么会这么兴奋|、激动?

  生1:因为他能听到病人的心跳声、呼吸声了

  生2:因为他能早发现人体内的异常变化了

  生3:因为他可以治好病人的了

  师:你来读。读得很流利,我听出来雷奈克的高兴,但是好象还不够。你们想想:他整日思索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这怎么能不令他欣喜若狂呢?(谁再来读)

  生:(读略)

  师:有进步了,人在激动时神情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的眉头舒展了,脸上笑容满面。

  师: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要把自己当成是雷奈克,和他一起呼吸,一起欢乐!

  (生有感情地朗读了这句话)

  师: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要留心观察

  师引读第3小节。

  师:雷奈克就用这笔记簿卷成的筒儿帮助了许多病人。但是,又怎么会变成空心木管了呢?

  生:以后,雷奈克有发现空心木管效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了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原来,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板书:不断改进)

  直至到了现在,科学家们依然在不断地研究、不断改进。现在的听诊器又有了变化。请读一读并完成《补充习题》:《听诊器的变化》

  教学反思:

  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接触语言的心理,还不能真正地向演播艺术家那样,感受语言文字,并力求来表现它。所以,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必须让学生先转变读的角色,来真切地感受语言,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利用挂图、插图或联系感性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头脑中映现出来,能很好地激发情感。我发现小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因此,边演边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方法,它使朗读指导事半功倍。在上面这个片段中,我请同学把自己当成是雷奈克,和他一起呼吸,一起欢乐,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7

  教材简析: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策略:

  1、质疑中激趣导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确实,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与发展规律。教学伊始,通过出示“听诊器”图片引出课题,从题目入手,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好好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词语最吸引你的眼球?”大家一致得出是“第一个”,并说出了道理,学生自然想知道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内容,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就提高了读书、学习的针对性。

  2、层次阅读中深入对话。

  阅读教学应在语言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在阅读解疑后,安排再读课文,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能使学生再次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主人公,同时,通过交流又获得了情感的释放。

  3、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

  在感悟课文的同时,语文教学决不能忽略语文能力和思辩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不能空穴来风,找准生发点训练,则能收到多种功效。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出示四句写有“如果……就……”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讲述发明听诊器的过程也分两个层次,先是初读后的汇报,再是游戏体验后的加入想象后的创造性的描述,能使认识更为深刻。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提出问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进行自学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交流“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导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小结

  四、学习生字

  1、读生字,分析字形。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作业 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实物

  教学过程 :

  一、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听诊器 肺结核 思索 紧贴 沿着 木棍

  分析 效果 巴黎 胸腔 凑近 跷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讨论

  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1)出示句子: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考着。

  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

  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练习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练习朗读

  (3)他把小木棍的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练习朗读,突出惊喜激动之情。

  (4)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练习朗读,突出“又发现”。

  4、复述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5、同桌练习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4、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作业 设计:

  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整日思索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9

  序:这篇课文书后有个练习: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可是落到实处并不容易.学生要不说不全,要不照本宣科,把书读一遍.如何让学生具体流畅地说这个经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效果较好.

  课文第二小节讲的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经过.内容是这样的:

  “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到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全段共八句话,我将这八句话分解成雷奈克看到的,发现的,做的。(这也是作者的写作顺序)教学时,我将学生分成四个组,第一组勾画出雷奈克看到了什么?第二组勾画出雷奈克发现了什么?第三组勾画出雷奈克做了什么?第四组细读全段,认真听各组发言然后做综合性小结。小组讨论勾画后,各选派2人作小组发言。这个方法很有效,由于各行其职,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因此每人说的都很到位。第四小组虽然是做综合性发言,然而说前有明确的任务,必须认真读认真听,因此,出乎意料的顺利。发言的同学将听诊器发明的经过说的具体,完整而流畅。学生真聪明,他们有自己的办法。最后我又让几个人说整个过程,效果都非常好。达到了这堂课语言训练的目的。

  这篇课文是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内容上没什么理解的难点。那么语文的训练点在哪里?课后第五题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就是本课的语文训练点,而这个点就是语言训练。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说流畅,就是本课语文训练的目标。为什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说话能力有限,不设坡度不能直抵目标,因此,让他们各行其职,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既有趣又有利,共同学习,和谐发展。在长期的训练中,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从一次偶然的发现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实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1、搞清楚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2、认识雷奈克这个人。第一点是语言训练的范畴。这里我想着重谈谈第二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如何运用补充材料带领学生认识雷奈克的。

  雷奈克的全名叫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出生于1781年2月17日,当时的法国医学正处于黄金时代。雷奈克六岁那年,他的母亲便因肺结核去世,他的父亲是小公务员,由于负担不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就把小雷奈克送到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医师那里寄养。他的叔叔不是一般的开业医师,毕业于历史悠久的蒙佩里大学,由于医术精湛,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当上了南特大学医学院的院长。雷奈克受叔叔的影响于14岁进入南特大学附属医院开始学习医学。

  1801年4月中旬,雷奈克揣着父亲和叔叔给的600法郎,前往巴黎。他在米修拉丁区安顿好后,不顾极度疲倦的身体,当天就向巴黎当时最有名的大医院——创建于1607年的慈善医院申请入学。雷奈克之所以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它拥有当时最有名的医生维萨特。维萨特是 19世纪法国医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于1804年成为拿破仑的御医。他有无数个才智非凡的学生,但后来最能彰显师门与法国医学界的,就是以发明了听诊器闻名于世的雷奈克。

  在巴黎,医学生只要完成两件事就可以扬名立世。其一是成为“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其二是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进入专门为已学完三年医学课程的特殊学生所设立的临床学校。雷奈克在导师科维萨特的热心指导下,顺利地获得了这两项殊荣。科维萨特之所以在群贤毕集的众多学生中特别青睐雷奈克,是因为雷奈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做出了突出成就。比如他在研究酒瘾患者的受损而结痂的肝脏时,发现了肝上有暗棕色的特殊光泽,便使用希腊文laennec’scirrhosis(暗褐色或暗棕色)来形容,后来此病也因而被命名为“雷奈克氏肝硬化”。直到现在,一些医生提及雷奈克之名时,首先想到的是肝硬化而不是听诊器。

  这样一位医学奇才,人类的精英,加之他发明听诊器的有趣动因,如果仅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如何诞生的,岂不辜负了这篇好课文。然而,如果脱离课文内容来介绍这些材料又显生硬,达不到让学生深刻认识这个人物的目的,更谈不上体会人物身上闪耀的人文光辉。我将这些材料穿插在理解课文中介绍。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

  课文第一小节有这样一句话:“有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的死去,心里十分痛苦。”这里我相机介绍了雷奈克的母亲死于肺结核病,他自身患有先天性肺结核病诊状一生处于病蔫蔫的状态中。还讲解了有关肺结核病的知识。尔后出示雷奈克的肖像认识雷奈克。至此学生开始关注人物命运,对人物的同情由然而生。随后我详细地介绍了雷奈克的身平事迹。学生对人物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为学习下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文第二小节讲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据资料记载这个过程颇有点野史的味道:当时雷奈克有一名女患者,长得非常漂亮,她正因心脏病的诊状而受苦。由于她体形肥胖,以手敲诊或触诊又起不了多大作用,而附耳于其胸,诊断又不被风俗所允许。因此,雷奈克“整日思索着”用什么办法对这个病人进行诊断?当他看到孩子们在跷跷两边划密码听时,灵机一动,一下想到他的女患者,他立即招来一辆马拉篷车,直奔医院,紧紧卷起一本笔记本,紧贴在那位美丽少女的左心房上,啊!“呼吸声、心跳声全听到了”就在这一天,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了!阅读完第二小节,我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它增添了事件的真实感,拉近了人物和我们的距离,同学们被人物的智慧,人物的职业品质,人物的探究精神,人性中真实的情感深深地感染。再回到课本,不由自主的欢呼起来:“呼吸声,心跳声,全听到了。”我适时总结:“人类临床医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雷奈克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丰碑,他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记着他,怀念着他”。

  文章的结尾部分,我告诉学生:课文图上的这个成形的木管听诊器,有人称之为:“独奏器”,也有人称为“医学小喇叭”他的叔叔建议命名为“胸腔仪”几经考虑,雷奈克最后命名为:听诊器,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今天。还有他的遗言,遗物也作了简要介绍。

  课后,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雷奈克,我想对你说……有学生这样写到:

  “可怜的雷奈克,你在6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当我听到这件事时,心里非常难过。如果我的妈妈也去世了,我就会伤心地哭。假如一个人失去了父亲或母亲,他会非常痛苦。”

  “雷奈克,你从小就失去母亲,但您却成了名医,而且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我很敬佩您。我们要向您学习。”

  “雷奈克,你是一个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人。因为你的发现,而有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你是一个伟大的人。”

  “雷奈克,你是一个伟大的医生。你通过观察,研究,和勇于实践,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使许多病人摆脱了肺结核病的痛苦。听诊器直到今天还被广泛运用,我很佩服你。”

  “雷奈克,你为什么在医学上这样钻研?你为什么医学学得那么好,你能告诉我吗?”

  学生的语言虽然稚嫩,但是真实可信。一篇课文,经过精心的设计,让学生了解了一段历史,认识了一个人物。心有所感,情有所动,留下敬佩,留下思考。这就是这堂课我要达到的目的。它体现了余永正老师倡导的:“语文教学必须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一项愉快的、有兴趣的活动,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部分。把人文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我们的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10

  【教材简析】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雷奈克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死去,便整日思索如何及早发现人体内因疾病出现的异常变化。第二自然段写雷奈克从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得到启示,用小木棍听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内脏的声音。第三自然段写雷奈克靠着这种小木棍为病人诊断。第四自然段写雷奈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默读课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策略】

  1、质疑中激趣导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确实,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孩子的需求与发展规律。教学伊始,通过出示的“听诊器”实物引出课题,学生自然想知道有关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内容,就会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带着解疑的愿望去阅读,就提高了读书、学习的针对性。

  3、阅读对话中有效训练。

  在感悟课文的同时,语文教学决不能忽略语文能力和思辩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不能空穴来风,找准生发点训练,则能收到多种功效。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出示四句写有“如果……就……”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讲述发明听诊器的过程也分两个层次,先是初读后的汇报,再是游戏体验后的加入想象后的创造性的描述,能使认识更为深刻。

  【教学过程设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形状。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上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朗读(采用轮读的方式),根据朗读的情况适时正音、正句,思: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

  3.交流:

  ⑴是谁发明的?(板书:雷奈克,指读、齐读正音)

  ⑵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你能否画一张简图来介绍?

  ①指名板画,其余学生自画。

  ②以书本内容为依据,讨论是否正确,并指名介绍听诊器的形状。(正形:喇叭状)

  4.小结:能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认真阅读的结果。

  ●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目的比较明确,能提高读书的效率。同时,以一个问题的解决为例,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读书,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三年级的学生,感性认识还占上风,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再介绍的方式,对第一个听诊器的外形有了了解,同时,也进一步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四、读第一部分,弄清起因。

  1.指读,思考原因。

  2.讨论:

  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⑴理解:异常。

  ⑵用“如果……就……”练说话。

  ①如果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

  ②如果能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

  ③如果能及时诊断,就—————————————————————————。

  ④如果能治疗肺结核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中也要增强思辨能力的培养,此环节中,抓住一重点句为生发点,让学生环环相扣地推理,领会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

  五、读第二部分,弄清发明的经过。

  1.自读,思发明的经过。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组讨论,大堂交流、评议。)

  3.同桌配合做游戏:一生用手指轻划桌子,一生用耳朵紧贴课桌听,亲身感受。

  4.用“果然”说刚才的游戏。

  5.引读第2-4节,并适时启发想象:[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想象:这时,他会想:——————)他高兴极了,————-。他把小木棍的一头————,另一头——————。啊!——————(指导读出惊喜。)(想象:这时,雷奈克————————)就这样,————,然后————。以后,雷奈克又发现——————。于是,他————————,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6.复述发明的经过。

  ●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基础。而且,体验后,人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做游戏,得到体验,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对雷奈克的高兴有了感悟。此时,用“果然”造句,就水到渠成了。而引读想象,则加深了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精神的体会。两次讲述发明的经过,第一次侧重于讲清经过的梗概,第二次,则侧重于创造性的复述,有了质的飞跃。

  六、再读,感悟雷奈克的精神,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用喜欢的方式再次读文,说说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交流,体会、学习雷奈克爱观察,肯动脑,爱百姓,爱事业的精神。

  3.小结:任何的发明创造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不懈地观察与研究。小朋友只要勤于观察、研究,就会有收获。

  ●由部分再回归到整体,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通过“想说些什么?”这个开放性的问题的交流,能使学生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的精神有更清晰、更深刻的感悟,激发了立志向雷奈克学习的愿望,情感得以升华。

  八、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把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讲给父母听,请他们评分。

  4.搜集、阅读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这四个作业的设计有基础,有深层,有书面,有口头,形式多样,能从听、说、读、写诸方面考虑,达到巩固、扩充的目的。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11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9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3.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要求会写,其余的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 ……就……”、“果然”造句。

  4.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2.      让学生懂得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道理,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挂图   听诊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自学生字,理解生词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          同学们,你们见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出示听诊器)

  2.          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板书题目)

  3.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听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自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3.    检查教学效果。

  (1)                     出示词语朗读。

  (2)                     解释词义

  (3)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回答以上问题。

  三.        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             指导朗读

  3.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不仅读准了生字、词语的读音,而且课文也读得准确、流利了。下节课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还要读懂课文。

  四.作业     描红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教学步骤:

  一.        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二.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默读课文,思考;“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画出有关句子)

  2.          小组讨论。

  3.          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1)“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

  (2)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呢?

  (3)练习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出示句子:通过木板,在另一头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1)       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句读的时候应读出怎样的额语气?

  (2)       练习朗读,突出“!”。

  出示句子: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1)       去掉句子中的“啊!”让学生谈一谈,比较一下,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

  (2)       让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体会到“啊!”表达了雷奈克医生惊喜、激动的心情。

  (3)       联系朗读,读好“啊!”突出惊喜、激动之情。

  出示句子: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器效果更好。

  (1)“又发现”的“又”是什么意思?(再一次,不止一次)

  (2)“又发现”说明什么?

  (3)练习朗读,突出“又发现”。

  4.          哪位同学能根据老师黑板提供的词语,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板书:整日思考,清楚地听到,都听到了,又发现)

  三.        总结课文。

  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概括主要内容)

  2.    看图上“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相比,有哪些异同?

  3.    教师小结。

  4.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想法呢?

  (联系实际谈谈,体会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整日思索

  清楚地听到      善于观察

  都听到了         勤于思考

  又发现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12

  之一

  张碧云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提出问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进行自学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4)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交流“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导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小结

  四、学习生字

  1、读生字,分析字形。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作业 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实物

  教学过程 :

  一、听写词语,复习巩固

  听诊器 肺结核 思索 紧贴 沿着 木棍

  分析 效果 巴黎 胸腔 凑近 跷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讨论

  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1)出示句子: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考着。

  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

  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练习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练习朗读

  (3)他把小木棍的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练习朗读,突出惊喜激动之情。

  (4)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练习朗读,突出“又发现”。

  4、复述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5、同桌练习

  二、总结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4、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作业 设计:

  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整日思索

我上《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篇13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4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

  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估计会提出下列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

  3、板书:雷奈克。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4、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补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字词有:肺结核、疾病、内脏、思索。

  领读后,教者讲:

  内脏(zang):人或动物胸腔和腹腔内器官的统称。包括心、肺、胃、肝、脾、肾、肠等。

  肺(fei)结核(he):慢性传染病,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俗称痨病。

  2、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提出生字词: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胸腔。

  领读后,问:哪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老师讲?

  (不必老师讲的:跷跷板、一枚、铁钉、沿着、木棍、靠、凑)

  教者讲:胸腔:(指着人体具体部位,大略地讲)体腔的一部分,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部。

  3、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生字词:分析、效果、喇叭状。

  (1)教者联系课文内容讲:

  分析: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情况研究,找出病根所在。效果:(用空心木管听诊)产生的结果。

  (2)联系插图讲:喇叭状——像喇叭的样子。

  4、集中揭示生字词。听诊器雷奈克思索木棍分析肺结核喇叭状沿着效果胸腔跷跷板疾病内脏一枚

  (1)领读,对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2)讨论:怎样记住生字字形?

  ①熟字换偏旁:

  核:“该、孩”去掉左偏旁加上“木”字旁。

  状:“壮”字去掉“士”,换上“犬”。或“伏”字去掉“亻”旁换上“丬”。

  效:“郊”字去掉“阝”,换上“攵”。棍:“混”字去掉“氵”,换上“木”。

  沿:“船”字去掉“舟”,换上“氵”。索:“素”字去掉上面的换上“十”加

  ②部件法:

  析:记住“木”和“斤”;克:记住“十”、“兄”,或“古”、“儿”。

  ③歌诀法:诊,左边“讠”字旁,右边“人”三撇(彡)。

  (3)教者提醒:肺,左边是“月”字旁,右边是“巿”(fu),四笔写成,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

  三、写字指导

  特别提醒:

  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证整个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右边部分“巿”的第一笔是横。

  3、沿,右上方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3、朗读课文。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